宁德生活圈

网站首页 财经 > 金融 > 正文

南阳市农业农村局:绿色发展引领美丽乡村

2019-09-07 14:22:10 金融 来源:中国财经新闻网

伴着阵阵蝉鸣,在一片绿树掩映中,淅川县毛堂乡银杏树沟村到了:依山而建的房屋错落有致,青石台阶旁的溪水潺潺流动,绕村种植的玫瑰馥郁芬芳,一派山清水秀的乡村美景。

曾几何时,银杏树沟村藏在深闺无人识,如今,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昔日的深度贫困村摇身变成“致富明星村”。银杏树沟村,只是淅川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蝶变的一个缩影。

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,守着“大水缸”,但也因此带上“紧箍咒”,为了保护水质,库区周围“有树不能伐、有鱼不能捕、有矿不能开、有畜不能养”,经济发展受到制约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,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。如何在水质保护的同时,走上乡村振兴之路?“千条路,万条路,淅川只有一条路,那就是按照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要求,走绿色发展之路。”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说。

兴产业群众腰包鼓起来

乡村振兴,产业兴旺是关键。该县创新产业扶贫思路,短、中、长三线产业相结合,短线发展食用菌、蔬菜、光伏等短平快产业,确保当期脱贫;中线发展软籽石榴、杏李等生态产业,带动贫困群众长期致富;长线发展旅游业,实现未来可持续,由此形成强大的产业叠加效应。

围绕短线项目,大力发展“产业有基础、市场有销路、当期效益高”的特色优势产业,重点打造特种种植、特种养殖、光伏、劳务经济等“短平快”产业集群。目前,已发展食用菌4000多万袋,带动6500余户,户均年增收5000元左右,食用菌产业对全县脱贫贡献率达到41%;发展中药材已达5万余亩,项目区贫困户户均1亩药,户均年增收5000元左右;打造县级扶贫产业示范园4个、扶贫产业示范基地125个、扶贫就业车间71个,带贫率达到30%以上,人均月工资1800元以上。

围绕中线项目,结合保水质要求,该县按照区域化布局、规模化发展、产业化经营的思路,全方位打造软籽石榴、杏李、薄壳核桃、大樱桃等生态高效林果产业集群;结合生态林果周期长、见效慢实际,该县出台补贴政策,引导贫困户发展油牡丹、花生等林下套种作物,实现以短养长、长短互补。目前,该县已发展生态产业30余万亩,林下套种面积达50%以上,户均1亩以上果园,基本实现了贫困户全覆盖,其中16万亩果树已经挂果,2年内将进入盛果期,户均年可增收6000元以上。

围绕长线项目,该县持续推进“旅游兴县”战略,着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集群,为群众长远致富开辟空间。以创建丹江湖国家5A级景区为龙头,提档升级南水北调渠首、香严寺等景区景点,截至目前,到景区从事旅游服务的贫困户达500多户,户均年收入2万余元;大力发展乡村旅游,全县共建成乡村旅游产业园40个,农家乐和特色民宿500多家,辐射带动500多户贫困户2300多名贫困人口端上旅游“金饭碗”。2018年淅川旅游业综合效益达32亿元,旅游产业已成为脱贫可持续的重要支柱。

优环境村容村貌靓起来

为建设生态宜居乡村,该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,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行动,完善农村基础设施,提升基层治理水平,用“美丽乡村”拉动“美丽经济”。抓好环境综合治理。为打造天蓝水绿宜居生活环境,该县以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县为抓手,集中整治水上和农村环境。全面落实河长制,抓好重点河道治理和湿地生态修复,瞄准保水与发展双赢目标,大造林、大绿化,2018年,完成营造林31.5万亩,造林合格面积连续11年居河南省县级首位;建立农村污水垃圾村组收集、乡镇集中处理长效机制,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。

完善农村基础设施。借助易地搬迁、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改善等机遇,突出特色建设美丽乡村,西簧、厚坡和仓房顺利通过省级卫生乡镇验收,上集镇张营村获得省级文明村称号。以5A级景区创建为载体,将全域旅游、乡村旅游和林果业发展、造林绿化有机融合,高标准打造10个旅游重点乡镇、36个旅游重点村,山区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
提升基层治理水平。培养造就一批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的“三农”队伍;加强对软弱涣散村整顿治理,打造“过硬”村“两委”班子,选取一批回乡创业人士、致富能手、返乡大学生等,分批次培训村级队伍;开展生态产业、农业加工等各类培训,培养一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、实用人才和管理人才,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;打好“乡情牌”、“事业牌”,吸引各类在外人才返乡下乡创业,进一步激发农村动力活力。

铸灵魂文明新风吹起来

乡村振兴既要塑形,更要铸魂。该县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积极开展“两弘扬一争做”教育实践活动、青少年德育活动,重视精神扶贫,维护信访稳定,让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蔚然成风。

为弘扬新风正气,汇聚强大正能量,该县持续开展以“弘扬移民精神、弘扬好家风家训,争做最美淅川人”为主题的“两弘扬一争做”活动,树立先进典型,建立激励机制,出台优惠政策,宣传凡人善举,推进移风易俗,两年来,该县隆重表彰了各行业涌现出来的1000多名最美人物。

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,该县从精神扶贫领域入手,开展“精神扶贫”巡回演出活动,丰富群众文化生活;评选先进典型、优秀家风家训等,用身边人讲身边事;设立“红黑榜”,对孝亲敬老、邻里和睦等正面典型晒出“红榜”表彰宣传,对不孝行为、好吃懒做等反面典型贴出“黑榜”曝光批评;开展技能培训,提高群众创业能力、就业能力。

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,该县积极开展青少年德育活动,围绕“立德树人”的根本任务,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题,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基础,创新德育形式,丰富德育内容;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,改进德育方法,切实增强德育实效。

为有效化解基层矛盾,维护信访稳定,该县坚持领导接访制度,创新信访工作举措,健全信访工作制度,积极构建信访问题“吸附在基层、处置在基层、解决在基层”的新格局。自2016年以来,淅川信访量连续三年大幅度下降60%,信访绩效考评持续保持全市前列,连续被评为全省“信访工作成绩突出先进单位”,直观反映了该县近年来民风的转变。

如今,渠首上下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政治清明,经济社会平稳向好发展。截至2019年7月,淅川预计完成生产总值132.9亿元、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.3亿元、固定资产投资53.1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7.3%、5.8%和20%。


版权说明: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


标签:

热点推荐
热评文章
随机文章